小Q呆
一代宗师

[有声类] [MP3] [] 《食指诗歌选》七野播读[MP3]

-->
中文名:  食指诗歌选
别名:  食指的诗
资源格式:  MP3
版本:  七野播读
发行时间:  2010年12月12日
地区:  大陆,香港,台湾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原著:食指
播讲:七野
集数:5集
码率:44100
简介:
目录:
01愤怒
02疯狗
03落叶与大地的对话
04相信未来
05只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内容:
笔名由来
  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食指”——石维元(母亲) “石之子”。 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三.食指先生少时尊师,“师”与“食”谐音。
编辑本段
“文革”经历
  食指在“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
  1955年:七岁的郭路生入学,三年级时写下第一首诗:“鸟儿飞上了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这愉快的节日里,问一声老师阿姨您好。”
  1964年:初中升高中的失利,让他初尝人生磨难,知道未被录取,第二天头上突然长了许多白发。
  1967年:去农大附中途经农田,见到一条沟不叫沟、河不像河的水流,两岸已冻了冰,只有中间一条瘦瘦的河水,联想到见不到阳光的冰层之下,鱼儿(包括自己)在怎样的生活。写出《鱼儿三部曲》第一部。
  1968年:创作黄金年,代表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969年:与2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插队。有意锻炼自己,当时十分工值一元一角,那年他挣到了二百元。
  1971年:在济宁入伍,创作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诗。
  19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曾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19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费,抽低价的烟。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编辑本段
代表作品
  《相信未来》、《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疯狗》、《愤怒》、《在精神病院》、《归宿》、《啊,尼采》等。
  郭路生一首《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
  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她为诗歌独立不羁的个性所震惊、所恼怒。她一定要找到“坚定的相信未来/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反动”诗人。
  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十九岁的郭路生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被严格审查,被批判。
  郭路生生长在一个正统的革命干部的家庭里,就在他受到一个又一个打击之后、就在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并在他的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之时,他对国家还是不改初衷的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当朦胧诗的主将们还处于蒙昧之中,食指已写出了划时代的篇章。他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追求。 他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早期的代表作品《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现在读者仍被深深打动,这首描写别离的作品,写于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中,诗人在赴山西插队的列车上开始创作这首作品,后几经删改成为一首传世佳作。
  食指早期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那种对生存本体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相提并论。在中国上个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他以其独具的个性和特色,引领诗坛。而当时年轻的他的命运却风雨飘摇,后来因精神分裂症住进医院和福利院,这样一住就长达20余年,诗人几乎与外界隔绝了。病魔严重地摧残了他的身体,但他没有丧失信念,灵魂深处,从没有停止心爱的诗创作。他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在福利院他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1999年《食指近作12首》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惟一最高奖,1999年《人民文学》发表了他的《暴风雪》,199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食指的诗》诗集,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2000年他创作的《青春逝去不复返》、《相聚》入选2000年度中国最佳诗歌。诗人在艰难的境际里,在与疾病抗争中,竟然佳作迭出,受到中国当代诗坛的肯定。诗人的激情创作,与诗人把写诗视为生命不可分,与诗人把生命投入到与命运的抗争中密不可分。
  2002年4月,诗人满含泪水,告别了居住20余年的福利院。54岁的郭路生回家了。
  在百万庄的那间斗室,我拜访了诗人。一个头发花白、身着被洗得发白的夹克衫、旧军裤的汉子一脸笑容迎出来,他就是诗人郭路生。他体貌苍癯,举止清雅,看上去,精神非常好,脸上时时挂着笑,从他脸上还能看出苍苍岁月雕凿的印迹,他思维灵敏、说话幽默,眼神里有面对生活的那份坦然。现今,郭路生还保持住院20年来养成的习惯,清晨早早起床,在楼内锻炼身体,然后全神贯注修改写过去的诗稿;下午读点书,做些笔记,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都自己动手。他非常感激朋友们的无私关心。他说从住院到现在长达24年里若没有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就没有今天的郭路生,因此,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两年前,郭路生与爱情不期而遇,找到了一个小他5岁的女友,两个人相亲相爱,生活上互帮互助,诗人的生活得到更多体贴和照顾,生活基本上有了规律,他们决心在人生的下半辈子结伴前行。他说,作家应更多关注农村、农民及大时代,作家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心与忧患意识。他要沉下心去,穷毕生之力实现他人生的再次跨越。


ed2k://|file|食指诗歌选.rar|15206095|c6d0ad015ddce35fa2e4abb09c4af5dc|h=cixm67sumbrrtdku5cv26hfa5qgdoo7o|/

#1楼
发帖时间:2012-08-30 13:17:09   |   回复数:4
期待遇见你
小有名气
食指,郭路生。《食指诗歌》精选
2012-9-27 #2楼
杏色外套
无名小卒
多谢分享,楼主辛苦
2012-10-4 #3楼
2532907908
无名小卒
楼主无私奉献 非常感激
2012-12-23 #4楼
⑴生dē幸福
小有名气
顶......
楼下跟上.....
2013-2-7 #5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