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ya2004
一代宗师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
2015-5-4 #21楼
pt995
武林盟主
谢谢分享。。。。。。。。。。。。。。。。。。。。
2015-5-4 #22楼
茶中品人生
武林高手
感谢分享!
2015-5-4 #23楼
mikecn3000
武林高手
此版音频有问题,请各位谨慎下载
2015-5-5 #24楼
tk1024
武林高手
感谢楼主分享!!!
2015-5-5 #25楼
文明会员
小有名气
感谢楼主分享!!!
2015-5-5 #26楼
爱莹1314
小有名气
感谢楼主的分享!!!!!!
2015-5-5 #27楼
多美丽
无名小卒
音频感觉有问题啊
2015-5-5 #28楼
wuwangbeibei
武林高手
豆瓣8.1,你说好看不好看,看吧!!!!!!!!
2015-5-5 #29楼
娇子
武林高手
看了 感觉很一般
2015-5-6 #30楼
angus_shi
武林高手
回来的感觉真好
2015-5-6 #31楼
chinaw
武林高手
感谢分享
2015-5-6 #32楼
千里£寻风
小有名气
音频不对!!!!!!大家别下
2015-5-6 #33楼
hbqaswim
小有名气
感谢楼主分享!!!
2015-5-6 #34楼
莫欺少年穷
武林高手
音频有问题!!!
2015-5-6 #35楼
wangkelai
武林高手
为什么声音不对。?
2015-5-6 #36楼
wangkelai
武林高手
声音好像是压缩快进了一样  后面都没有声音,
2015-5-6 #37楼
blue2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5-5-6 #38楼
wmljx99
一派掌门
音频有问题,不同步
2015-5-6 #39楼
文字编辑
一派掌门
这是一部从题材来讲值得鼓励的,可惜智商被编剧拉低了的电影
  
  1
  
  方糖的作用
  
  一颗糖掉到咖啡里,女检查官和男主的谈话开始了。
  
  方糖在本片开头描述男主性格时出场过,但主要作用是最后十分钟的揭谜。意思是,糖一直都是四颗,你以为只剩下一颗了而已。所以谜底是人一直有四个,你以为想清楚了就只看到一个了。
  
  其实非要用魔术梗来解释的话不如用更好看经典的Berglas Effect。给观众的印象深刻而且更切合主题——
  
  参与者以为是自己一步步找出了想要的东西,谁知道一开始就被设计了想法。
  
  2
  
  女检察官的想法
  
  在一部反复提social engineering的,其实没任何感情戏和生活戏的电影里。一开头就交代女检查官不孕孤独,中间再交代她有升职压力,看不出她会被如何利用还挺难的。
  
  于是主角一边从孤独无子的突破口扮可怜打动她,一边认为最后不会揭穿是因为她要顺利升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她为什么揭穿你多人格的时候不会看你可怜,放你修改纪录的时候不担心升职?
  
  混到欧洲刑警组织高位的人,决心放跑一个自己手上大案的网络罪犯,因为他最后说抱歉偷了你的资料。
  
  p.s. 说到感情戏,“男主如何有了个女朋友”才是本剧核心谜题。身为女人,要告诉我他们间的感情发展自然的话,我过去肯定date在另一个次元。
  
  
  
  3
  
  Social Engineering.
  
  看起来是全片主题的东西出现了几次:拿空盒骗两个甜甜圈,旁若无人地走入极端组织会场,垃圾堆里翻出张贺卡发钓鱼邮件,装迷路学生进刑警组织食堂,最后复杂的女人心理。
  
  说真的,编剧没空看此行科普大师Mitnick的书(Deception, Intrusion, Ghost三本中任意一本,主要是第一本art of deception),找部有骗人剧情的韩剧清醒一下也是好的。
  
  女人上面已经提过了。先不说多大运气顺手捡个访客证,食堂为什么当晚没清洁,门卫不核实一下资料,就算他信了有没有权限夜间带人进去都是问题。
  
  你这样真的伤了很多恐怖组织的心。
  
  所有桥段里只有通过社交关系发钓鱼邮件属于社会工程,入门款的。
  
  再ps一下,拍此片的时候已经2014年了,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敏感机关的人有多大可能因为邮件里小猫图片(先不说发件人过去有没有干过这种事)而去点一个外链? 导演你是不是忘了Facebook的@功能?明明开头就出现过一个社交网站的啊
  
  4
  
  钓鱼&Who am I
  
  本片上映后不久就被抄袭了,对象是可怜的韩国核电站。
  
  通过社会工程(上帝保佑他们不是在垃圾堆里捡个卡片就猜人际关系的)—>钓鱼邮件—>MBR-wiping手法。最后在屏幕上留下了 who am i 的课后问题。
  
  他们应该再凑齐where am I from , where am I heading的答案,然后去攻击同福客栈,肯定能闯过吕秀才那关。
  
  顺带一提MBR-wiping的方式还被用在了之前对索尼影业的攻击里,索尼影业是该片主要发行商之一。
  
  以上事实是真的,逻辑是笑话。
  
  5
  
  艺术的暗网
  
  这一段真的是在表扬。 艺术化介绍暗网方面做得很不错。
  
  包括不同类型的人物脸谱——主要是小人物主角帮,权威M,俄罗斯黑手党和白脸警察。警察的面部形象很有意思,看起来应该是作为交易者而不是正义一方出现的。
  
  用具体东西比喻的各派关系,大哥给小屁孩的礼物,反叛者的献宝等。
  
  还有形象化的操作过程,非常精彩的马中马设计以及马中马被摔碎的对应片段,还有留下ip的锤子以及最后锤子反被锤子误的杀招。那一招真是很漂亮。
  
  实际上把这些艺术化的片段深入扩展,拍个港产警匪剧一样的黑客交锋片会好看得多。
  
  6
  
  反转
  
  在结尾实现两次反转是个比较有趣的手法,但是近几年已经很常见了。
  
  主要问题在于,最后的诡计完全没有支撑全片的力度。看着主角解释完一切,也只有个“是这样啊”的想法而已,连感叹号都没法加上去。
  
  真的要玩佳作致敬的话,本片其实有个搏击完全不具备的特性——现实生活和网络身份完全割裂,而暗网人物又不必和真实人物一一对应。
  
  比如可以玩的有:
  
  男n(n∈ {2,3,4})由于M的身份被人盯上,于是培养出C小队转移焦点然后抽身消失。
  
  或者
  
  K(F队被杀内奸)同时是M,长期以来作为boss和检方交易换发展。男主作为变态粉一直有怀疑,于是故意接近男二取得信任并一步步诱导小队进入德安局(话说这才叫社工吧),在偷的情报里证实猜想于是出卖K并直接取代了M在暗网的身份。。。
  
  总而言之,满地都是可能性,编剧却抬头看到了天上的方糖。
  
  方糖是不够的
2015-5-7 #40楼
游客组